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睡得很安稳的内藤透 »日志
galgame个人游玩日志——奇异恩典·圣夜的小镇


2025-4-7 18:21 /




前排提醒与叠甲:纯粹个人向日志。极大量剧透警告。
日志情况:如果有机会的话,会考虑进行更多增补修校。



极光环绕艺术回廊,夜树奇遇青红苹果;庆典天启挥之不去,轮转溯回锲而不舍。曲折错节之时,外界访客点点摸索;谜团交织其后,悠久阴谋渐渐浮现。在永不放弃与永不背离之中,奇异恩典如约而至,降临在圣夜的小镇之上,闪耀于二人的手心之间。



就故事而言:
        故事的开端是主人公修作为来自“外界”、因故失去记忆的青年,转入镇上的圣安雷亚学院进行就读。这个兼具了神秘与奇幻色彩的,带一点童话气息的起手,在简明地完成了开头应有任务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相当多的可供猜想的谜点;可以算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起始。
        至于故事的背景环境,则是个相对较为稀有的地点:被“极光”所包围,与外界隔绝的小镇,以及专攻艺术的学校——圣安雷亚学院。这个积雪的小镇有着常见的学校和商业街,以及位于中心地带的公园;周围则被树林所包围;小镇的社会环境也非常平和安详。修在钟楼塔上俯瞰小镇时,直观感受是“让人觉得自己仿佛身处中世纪的欧洲”。而圣安雷亚学院比修记忆中的一般学校要豪华不少,还有一个安放了各种艺术品的美术回廊。学生似乎不很多,可能就一百人左右。男女混宿的宿舍——棕榈公寓则在学校附近而并非校内,有着一个很不错的集体食堂,整体也比较宽敞。宿舍上面是钟楼塔,那也是小镇的制高点。宿舍对现代科技的运用并不少,比如指纹和声纹;但学生们对于“高科技”这个概念并没有认知。一个有些诡异的事情是,大家自懂事起就生活在宿舍里了,因此对家人(比如说父母)并没有什么了解。如果抛开故事内容和前因后果来看,整个小镇其实颇有“富有梦幻气息的童话小镇”的味道,这是相当稀少和有趣的。
        故事的氛围大概始终在“日常的欢快”与“努力完成事情的严肃”间像钟摆一样来回往复。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氛围,能够在剧本里很好地协调统合,在降低烈度得以更好维持奇幻气息的同时,也无损于故事的精彩性以及必要的氛围转换。整部作品在氛围调和上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
        整个故事的内容倒也算相当明了:为了阻止小镇将要遭遇的灾难,主人公一行人在曲折错综的轮回中,一遍又一遍地寻找着破局之法;而在倒转回环和层层剥离后,真相大白之时,也能为所有人得到救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故事未尝不是一个“奇异恩典”。顺带一提,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在现实中似乎也是一首赞美诗的名字。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故事推进,显而易见地会遇见大量谜团扑面而来,而大多数在初次遇见时都只有少得可怜的可利用信息。整体的信息增量变化趋势,倒有点指数增长的味道:途中不断渗透少量提示,接近终局之时涌入大量有效信息;不过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如此行文,也使得游戏剧本中存在大量的伏笔,在游玩过程中仔细留意,或许可以察觉到不少细节。
        就各故事线相较而言……老实说由于个人线的部分被置入后日谈里面,按照完整的故事主线而言,其实并没有过于明显的线路之分;而各位女主在人设和性格上也算是各有千秋。因此就各结局的比较而言,毫无疑问地是见证了整个故事的始末的主线流程是最完整的和最精彩的;个人故事则留给后日谈大展拳脚了。不过就人设而言的话,印象倒都还不错。
        顺带一提,官方中文的译名是奇异恩典-What color is your attibute?-,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标题中的英文部分。



小镇的说辞,与一对值得注意的地方:
        大家自称此地为“小镇”。据流传的说法,小镇以外的世界,在101年前(注:设定中故事发生于2018年,也是这部作品在现实中发售的年份)就已被“天启”毁灭,但“奇异恩典”拯救了小镇,“极光”保护了它,也令它与世隔绝;于是在小镇的语境中,“极光”是非常神圣的事物。也是因此,孩子们所学的,并非不包括日本以外的事物,不过那些对她们来说,已是不复存在的东西了;攸茵也知道,自己身处之地“曾是日本”。据说只有圣诞老人会一年一度地从极光外穿越而来。在修住进棕榈公寓的第一个晚上和攸茵在钟楼塔聊天时,他得知了这些信息;在修与莉莉修女在美术回廊的会面中,对这部分作了进一步补充。
        事实上,整个小镇也是个古老事物和现代气息混杂之地。小镇的数字化程度约等于0(智能手机就别指望了),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车,房屋样式基本仿照西式建筑风格,楼层普遍不高;货币系统使用硬币,信息传播主要靠收音机。但小镇已经覆盖电力系统,录音笔甚至是电子屏幕之类的科技产物得到广泛运用,最显著的则是声纹和指纹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相当值得留意。相对应地,小镇对日本生活中部分事物的认知,存在称呼上的偏差乃至缺失:比如修初次见到伊道时,大家知道国际象棋,却不知道日本将棋。不过这样一个看上去格格不入地拼起来的小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违和,反而能呈现为一个十分稀有而有趣的环境。
        “一对”指的是艺术与宗教:整个小镇都浓墨重彩地浸染着二者的痕迹,剧本中有相当数量的相关信息。小镇的教育机构均专攻艺术(从雏鸡学院到猫头鹰学院再到圣安雷亚学院),几乎所有居民都将艺术作为最高追求目标,镇上的诸多建筑也有艺术方面的影子。小镇的教育系统颇具宗教化的意味:学校有教堂,以礼拜作为每日早会(主要是讲解圣经);居民们对于神罚和神赐的概念深信不疑,宗教相关的说辞也经常出现在文本中。对于小镇,“极光”之外的事情,是不可触碰的禁忌。事到如今,在圣安雷亚学院的孩子们看来,也不会有人对“极光”和它相关的各种说再抱有什么疑惑了。修能感受到,基督教的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这个小镇。而这正是修印象中“外国人的东西”。宗教元素与故事各方面的各种暗合之处,也为它增添了一丝宗教色彩(?)。在故事前期的某次早会里面,莉莉修女讲解的《圣经》片段,具有相当的暗示色彩;多周目游玩时可以仔细留意。
        而故事开始之前,有一个莉莉修女讲解画作的片段,提到“理解事物的象征”,人们只能知道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象征这一表现手法也频繁地出现在游戏文本中;并且是游戏叙述的核心之一。莉莉修女自己也说,“象征本来主要是用在宗教画上的,近代的作品上几乎不会出现”。原文标题中的attribute一词,释义之一正是“象征”;文中对象征这一概念的标记说明也使用这个单词。
        如果对这些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不妨可以对所出现的相关信息多加留意,兴许可以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正是因为上面种种,从小镇的细节,到文本中的只言片语,乃至各级标题中,都有着诸多包括但不限于暗喻、借代、象征(尤其是这个)等隐藏信息。如果能留意、察觉乃至发现凡此种种的背后,或者可以更早一步接近小镇的真相,或者可以发现一些妙趣横生的细节;不过不论如何,关注一下这些,总归是很不错的。
        至于小镇的前因后果……为防剧透,请容许我把它挪到后面。



就人物而言:
        (不论是民汉还是官中)原文几乎未涉及人物的姓,这里也请容许我省略它们。对于名的写法,民汉采取读音相近的音译,官中使用罗马音。出于方便,行文中除标注罗马音外,均采用音译写法。
修(Shuu)(男主)是一位从“外界”来到小镇的年轻男性。
        根据他自己的记忆,最初修是以重伤且失忆的状态倒在小镇边缘的五色湖边,被攸茵和肖烨所救。失忆比较重度,已经不记得他在外界的知识和经历,但是仍旧保留着最基础的语言,和对他熟悉的诸多事物的认知(虽然大都比较模糊)。在妍夜的点拨下,修发现了自己失忆的性质——记得常识,但是不记得用以支撑常识的记忆。不过恢复记忆需要回想起外界的事情,而这是莉莉修女所不希望看见的。
        性格上修算是正经而老实的好人,不过会对于值得吐槽的事情毫不犹豫地进行吐槽。在各种问题上,修都能表现出较为全面的思考;在记忆的问题上,倾向于更加严谨地选择自己的措辞。另外不知为何,总是会被身边的女孩子们说成色狼;即便看起来他根本不像。而对他“从极光外面而来”这一在小镇里略显禁忌的身份,大家并未介怀或是恐惧。
        后来修转入圣安雷亚学院作为学生。因为并不擅长于艺术的缘故,一开始受到了相当的冲击;在学院里的学习进度缓慢,不过仍然得到了大家的善待。他能敏锐地察觉到,小镇的艺术水准远超他所熟悉的一般社会;但是在一些事情上面又显得相当落后。虽然对小镇范围内的美术了解甚少,不过他会弹钢琴,也能使用风琴给攸茵伴奏;因为小镇对音乐的进修很少,这让攸茵非常吃惊。而修也察觉到了小镇里没有乐谱。
        在大家帮助他找回记忆的过程中,修能根据共同的概念以及词汇,联想到一部分外界的事情;但是在一开始时,当回忆起自己与记忆相关的一些事情时,修会感到剧烈地头痛。而即使失忆,修也确信自己并非小镇的居民,确确实实是一名外来者。
        在前夜祭醉酒地狱中,修醉得比其他人晚,醉了会疯狂吐槽。最后还是攸茵把他拖回了宿舍。


攸茵(Yune)是小镇的居民,圣安雷亚学院的二年生,在苹果班就读。据肖烨所说,修是被攸茵所救。
        性格温柔和善,比较开朗,乐于助人;也大概算是相对比较乐观的人。给修的印象是“人好到让我不确定什么时候就会不知不觉依赖上她”。有时容易说容易让人误会的话语。顺带一提,修和攸茵是同岁的。另外,听力相当好。能据此预测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并且正确率很高。
        虽然对小镇的各种说法深信不疑,不过也不会因此去排斥那些“小镇”之外的事情;对“极光”外面的世界一直很好奇,对于修也会较快地猜想到他是来自于“外面”的人。在修来到了小镇之后,攸茵经常帮助他适应小镇的新生活,也是小镇里面和修接触较多的人。
        艺术方面,绘画水平一般,但是声乐方面优异;然而声乐在圣安雷亚学院不计入成绩。另一方面,她也很擅长改变自己的声音,能模仿各种声音。美术回廊的讲解机也是由攸茵配音的。
        似乎很少害羞。有时也会喜欢到安静的地方待着,很珍惜一人独处的时间。据桐惠所说,攸茵一紧张时就容易咬到舌头,然后开始说胡话。
        在前夜祭上喝醉了以后性情大变,修被纠缠着不停陪她喝酒。


肖烨(Sakuya)是比修低一学年的学妹,在橄榄班就读。和攸茵关系非常好。
        性格上虽然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少防备的样子,实际则偏内敛一些,也算是敏锐;有时似乎也会开一点玩笑。
        据她自己所述,是她和和攸茵一起将当时昏迷在五色湖边的修抬回了学院宿舍。也是肖烨修补好了修一开始所穿的衣服。这里也有提到,那件衣服的面料是肖烨从未见过的。
        艺术方面专攻服装设计,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能对自己的制服进行些微的改动。虽然说具体细节是改得把前襟露了出来……
        不知为何总有“把修认定为色色的人”这一倾向,经常称呼他为色狼。但她自己对某些方面可能比想象中的更热衷一点。平时的穿着似乎也比其他人暴露一点。虽然立绘上看不出来,不过有提到她的裙子也比一般学生的制服要短一些()。
        偶尔会有若有若无的试探的话语。似乎一直对修抱有别样的感情……?前夜祭上虽然没有喝酒,但是自称闻到味道就已经醉了,然后疯狂缠住修表达爱意,推倒并强吻了他。


妍夜(Kotoha)是棕榈学生公寓的女宿舍长,比修大一学年,在天马班就读。
        外表端庄清秀,性格上表面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优雅端庄。修对她的第一印象是理性而认真的女性。表面上可能确实差不多,不过也有着另外一面。在学生中间非常受欢迎,人望也很高。似乎一直在想着“会不会有一个来自外界的人出现在这里”;而修正好在这时出现了
        艺术方面专攻油彩画,极为优秀,水准无人能及。
        跟桐惠关系很好,算是她的“御用演员”。在参演桐惠的电影这方面,妍夜觉得修与前代主角琳菓气质上有些接近,一直很看好他。而妍夜本人的演技相当不错,修曾不止一次中计。以及妍夜实际上不擅长起床,基本上都是桐惠早上去叫醒她的。
        和琳菓关系相当不错,似乎从她那里得知了不少关于小镇的幕后的事情。
        题外话:在修为了寻找自己适合的艺术项目,参观妍夜的创作时,被妍夜威逼利诱着当了棵体模特(难视)。然而比较难蚌的是,这成为了修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的开端。而另一方面,奇异恩典作为一部主线并没有Hsence的作品,唯一暴露的图片,就是在一堆油画里面混进去的一张妍夜的棵体素描。不过,这种(“突袭”的)情况在隔壁柯罗的怀表里面也有发生过。(城之内真琴:?)
        在前夜祭上,喝醉之后变成了众人中最脱节(下头)的那个。


桐惠(Kirie)是修和攸茵的同班同学。
        性格上富有活力,算是女主里面最活跃的那位;算是个比较我行我素的人。虽然经常跟修拌嘴,不过也会关心他。非常喜爱动作电影,同时热衷于爆炸,常常把“艺术就是爆炸”挂在嘴边。经常喜欢翘掉早晨的礼拜。不过修转入圣安雷亚学园那天,她倒是出席了。莉莉修女似乎知道桐惠经常翘礼拜,不过似乎没怎么管。似乎经常遭到大家捉弄;对此一定程度上有些耿耿于怀。修莫名其妙地成了她“复仇”的帮手。
        艺术方面专攻影像制作,总能看见桐惠在小镇的各处拍摄电影或者短片。妍夜和琳菓都担任过和主演;攸茵经常担任旁白,人手不够时会参与出演;肖烨则帮忙服装设计。虽说是导演,不过桐惠本人的演技也是一流的。不过,小镇里面研究电影的人似乎很少。她的电影中爆炸的场面也很多,尤其是收尾场景里面。相应地也有使用肥皂制作炸弹的技术,不过威力并不能与外界的相比。
        在修第一次被带进圣安雷亚学院时,苦于没有主角参演的桐惠就盯上了她。两人相遇的第一件事,就是桐惠邀请修参演她的下一部电影。在那之后,她也是遇见修时就想尽办法诱骗劝说他作为男主参与电影。
        和妍夜的关系很好,经常以妍姐的昵称称呼她。桐惠在宿舍楼里面的阳台上架设了梯子,下面通到修的房间,上面则通到妍夜的房间。她经常早晨去叫妍夜起床并且帮她梳头。
        能意识到琳菓是因为过于接触外界的事情而“失踪”的。虽然桐惠已经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但仍然对“黑圣诞老人”心存疑虑,对外界的事情也相当好奇。
        题外话:桐惠是众人中最矮的那位。另外,修担任主演的那次,电影的名字就叫《奇异恩典》。
        是前夜祭宴会上大家喝醉的罪魁祸首()。喝醉了之后会情感爆发()。


莉莉修女(Lili)是小镇的修女兼教师。不知道为什么,她说话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
        性格上平时比较认真严谨,待人也很温和。修对她的初印象是“纯洁而真诚”。作为修女,她在圣安雷亚学院的早晨礼拜上,给学生们讲解圣经;作为圣安雷亚学院的艺术老师,则是给修的班级上课。有时会帮助攸茵的声乐进行伴奏。学生们对她的称呼则是莉莉老师。
        将极光外称为禁断的领域,形容为失乐园;把修的失忆和来自外界(穿过极光)解释为是有所关联的。她对修并没有过多怀疑,在修刚来到小镇时,正是莉莉为修安排了转学和住宿等一系列让他能够得以在这个小镇安身的事情,在那之后也给予了很多帮助。虽然修对莉莉如此轻易地相信自己的说辞感到疑惑,但似乎被莉莉敷衍过去了。后期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莉莉也帮了修不小的忙。事实上相对于日本人而言,修的直觉告诉他,莉莉是一位“外国人”;而这个小镇里面,至少现在,已经没有“外国”这一概念了。
        虽然是“天启”和“奇异恩典”这套说法的坚定维护者,不过她对于“小镇的认知可能是错误的”一事,在修面前持开放态度。她也觉得“这个小镇总有一天或许也会迎来变革的时刻”。不过,莉莉并不希望修明显地讨论小镇没有的事物。
        实际上对于黄段子意外地没有抵抗力,并且很容易产生妄想。另外似乎喜欢吃很大的汉堡。
        对神秘涂鸦相当敏感,会表现出一反常态的慌乱,并且总是急于去擦除它。不过莉莉似乎对于小镇的内情也知道一二……?
        在前夜祭上喝醉之后会经常莫名大笑。也是最快醒酒的那个。


伊道(Gidou)是棕榈学生公寓的男宿舍长,比修大一学年,和妍夜是同班同学。
        性格上可以说是个怪人,时不时就会有一些迥异于常人的行为(有时这会使大家觉得他大概是个变态)。不过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时他还是相当正经的;有时大概正好相反。对于艺术有着狂热的追求,专攻雕刻,水准同样无人能及。此外,非常喜欢下棋。
        意识到“我们理所当然地看着的光景,在修的眼里看来或许也是歪曲的”,于是在修为了自己的专攻而迷茫时,将一个(胶卷式单反)照相机赠送给他,希望“看看修眼中的小镇”。而修在小镇里的艺术创作——摄影,也正是从此开始。
        伊道与妍夜在艺术上算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与琳菓则是青梅竹马,二人以前常常对弈。
        并不会喝醉,但对前夜祭上冒出来如此之多的怪人感到不甘心()。


曜司(Youji)是修的同班同学,修的房间就在他旁边。
        性格上相当平易近人,和善亲切,也很受大家欢迎。说话倾向于比较俏皮一点,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不过倒是个正经人,思维方面不错。艺术方面专攻的是版画。
        经常被作为挨损的角色(尤其是在桐惠的电影里面)。
       似乎是众人中间离核心事件最远的那个。不过无伤大雅就是了。另外,在前夜祭醉酒地狱事件中似乎逃过一劫。

琳菓(Rinka)是妍夜的挚友,不过现在已不在小镇中。
        按桐惠的说法,琳菓确实并非什么普通的存在,不过对大家很温柔,也深受大家喜爱。之前与妍夜和伊道是同班同学。修也能从大家的言谈中感受到,妍夜和桐惠都对琳菓抱有相当的敬意。
        据说被“黑圣诞老人”所抓走,修只能在桐惠以前的电影中常常看见琳菓出演主角的身影。不过妍夜觉得,琳菓应该是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才从这个小镇上消失的。

店长是小镇上商业街中的一间什么都卖的商店的老板。手工水平似乎相当不错,本人也喜欢这门技艺,常常售卖自己制作的家具。
        为人平易近人,店铺很受圣安雷亚学院的学生们欢迎。记得几乎所有学生们的名字和面容,因此对初次见到修感到惊讶。似乎在学生中间拥有自己的情报网。另外,店长也是圣安雷亚学院的毕业生,专攻方向跟曜司一样。



内幕大杂烩:

小镇的真相,和灾难的来龙去脉:这里是最为核心的剧透部分之一。(剧透警告)
        小镇是“大游学计划”的第三期(注意序章的标题即为“来自大游学的请柬”)。这个计划为了发展古典艺术,培育相关人才,建立完全封闭的小镇,模拟中世纪欧洲古典艺术最为发达时的社会环境。于是借助现代科技,造就了这样一个古老和现代混杂的小镇。因此美术回廊里面的作品均为古典艺术范围内或者与其接近(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因此小镇里并没有人知道达·芬奇,修也没能见到他的作品。
        于是,最重要、直接、隐秘的体现,就是小镇断绝了文字(不仅是日文)的学习和传播,只有包括教师在内的少数人知晓(作为语言载体的)文字。在了解到这是一个无文字的社会之后,也可以对其中的各种细节和偏差之处加以留意。这亦不失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过,如果我们考虑到“大游学计划”的宗旨——模拟古典艺术最发达的环境,即欧洲中世纪时期,那么考虑到在历史上,那时宗教盛行、识字率低,一个艺术发达的无文字社会,也就变得某种意义上合情合理了。而我们又考虑到,在那个时期,艺术和宗教是紧密相连的;那么游戏中艺术和宗教交织出现,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显然在这里毫无数字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至于生活方面则用现代科技加以弥补,如时钟采用报时而非刻度盘显示。很多需要文字(乃至数字)的地方,也是以图案代替的,如钱币的面值和警告标识。桐惠拍摄的影片里面,也没有开始前的倒计时。小镇的计量单位也有相当的失衡,时间单位则算是为数不多的与外界接轨的计量单位。另外,在故事开头那里,三人互相介绍名字时,就已经没有提到姓了。
        一个有趣的地方是,由于小镇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的宗教作画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如果学生们很少接触时间较近的艺术作品中非常写实的那一部分,加上认知限制导致的思维习惯的差异,那么他们对外界也无法建立出“看起来是合理的”想象;而这一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也确实是这般操作的。所以修在问大家对于西方电影的感受时,收到了那样的回应。
        这整个小镇则是大游学计划三位发起者之一的孙辈——渡良濑惣一所策划的。但随着他病重,他受第一代大游学计划中小镇的意外毁灭而诞生的极具冲击力的画作《科罗萨的失乐园》启发,决定在小镇如法炮制“天启”:他在与预定要升上圣安雷亚学院的学生的会面中加以试探,寻找有潜力的人,最终选择了因创作未能达到自己满意而正陷入挣扎的柊义道。而阻止灾难的拉锯战,则跟下面的东西紧密关联。
        (该说不说的是,在莉莉·埃维哈特带渡良濑修第一次参观美术回廊时,当被问及有没有什么有印象的作品时,闪过他脑海的,正是《科罗萨的失乐园》;她对此表现出明显反应之后,表示美术回廊里面并没有这样的作品)


某样很重要的东西,以及对它相关的闲谈:
      这就是“奇异恩典”某种意义上的具象化:可以穿越回去的青苹果,以及可以把人运回过去的红苹果。修和攸茵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他们的饰品变成了真货。两人无意之间将它们吃下,在第一次灾难之后触发了这个能力。不过,在渡良濑修和天城悠音发现并使用苹果之前,柊咲夜已经发现并且启用了苹果;这也是修屡次失败的原因。
        柊义道受到渡良濑惣一游说,执意制造毁灭小镇的“天启”并得到支持,柊咲夜虽无意阻止此事,但是希望保护小镇的居民;但是渡良濑修所希望的,是完完整整地保护这个小镇。于是就此产生冲突,陷入了长久的拉锯战。二人在某次轮回中,对于达成目的一事(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擦肩而过。
        神崎林果两年前就因为某些缘故得知了这一计划,并且在自学语言的情况下对于计划有了足够的理解。但因为过于打探极光外面的事情以及小镇的真相,她被逐出小镇。临走前,她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转告给真雾言叶,并委托店长在小镇上散布实际上是告知此事的文字的涂鸦。但是由于文字隔阂大家看不懂,并且莉莉·埃维哈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并擦除这些痕迹。于是在小镇内,真雾言叶和冰室桐绘一同设下圈套:由后者来扮演热衷于爆炸的人,希望引蛇出洞。
        神崎林果在外界遇到渡良濑修后,二人前来阻止毁灭小镇的计划。后者因为年龄和艺术造诣问题,只能以音乐教师的身份进入小镇;但仍然成功阻止了天启。由于柊咲夜一开始并无意反对柊义道,因此使用缪斯劫持了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记忆忘却和控制,使得他以失忆的情况作为学生开始小镇生活,就像游戏开头那样。而成功劫持的关键,是柊咲夜的回溯点比渡良濑修要早很多。
        之后就是两边的拉锯战了。但是随着轮回的增加,虽然柊咲夜渐渐对于柊义道的计划心灰意冷,但是天城悠音已经难以逐渐维持这个负担,也被推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在最后一次轮回中,渡良濑修巧妙地改变了吃苹果的对象,成功地救回了天城悠音。至于更详细的,游戏后期讲得很明白了,此处不再进一步说明。

这样一来就有相当值得“一提”的地方了:
        拉锯战的诸多细节,距离无懈可击还是有些远的。如果要用很抽象的比喻来说的话就是,柊义道按部就班启动太慢天天被打断,辅助柊咲夜渐渐摆烂,对面渡良濑修“还在刷野”游走不停狂烧天城悠音蓝条,然后最后发现快烧干了变成烧自己蓝条满血复活队友。这……就这样吧。但是有个问题:柊咲夜的蓝条呢?虽然深究游戏设定的话,也许并不是毫无解释;但不管怎样,观感上总有种“正常打排位的天城悠音碰上了开挂的柊咲夜”之感。
        另一个比较难蚌的,则是虽然小镇内渡良濑修的队友算是真雾言叶和冰室桐绘,但是偏偏这两人的路线是截断结局……
        然而我们考虑到冬茜也很喜欢开挂那么最后掏出一个金苹果直接秒了好像也不是什么问题至少故事还是安稳地落幕了。只能说……嗯,至少还有反转看。
        (oc剧场警告)
        天城悠音:对面有挂怎么打
        渡良濑修:大招还在蓄力,你再等一下
        风见司:这,这对吗
        爱莉安娜·哈特贝尔:对的,兄弟,对的
        久我三严:哲哲布隆啊,这蓝条不是这么烧的啊,我打不对我要被送走了
        柯罗诺斯:哎不是,孩子们有人打假赛啊,小柯罗都不至于这么打假赛啊
        成田真理:这下不得不鉴定为决意值不够导致的了


大家的实际姓名
        在游玩完游戏之后,考虑到小镇的内幕,很容易知道,大家的音译名并非实际姓名,而这大概也是官方中文里直接采用罗马音拼写的缘故,虽然两种方式都只是写了名而没有写姓就是了。不过通过别的信源,也可以了解到大家的全名。
        修的全名是渡良濑修,罗马音的拼写是Watarase Shuu。实际上,他正是渡良濑惣一的儿子。他已经知晓了渡良濑惣一的计划,并且要加以阻止。不过,在那个圣诞节来临之前,渡良濑惣一就已经因病去世了。另外,在故事后期,就已经有提到修的全名了。
        攸茵的全名是天城悠音,罗马音的拼写是Amaki Yune。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提到她的名字,并且修为她解释了姓名的含义。
        肖烨的全名是柊咲夜,罗马音的拼写是Hiragi Sakuya。虽然一开始不知道,不过柊义道和柊咲夜确实是兄妹;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两人其实有不少地方确实挺像一对兄妹的()。故事结束时,也有提到这对兄妹的全名。
        妍夜的全名是真雾言叶,罗马音的拼写是Makiri Kotoha。
        桐惠的全名是冰室桐绘,罗马音的拼写是Himuro Kirie。
        莉莉修女的全名是莉莉·埃维哈特,英文全名是Lili Ewerhart。你问我为什么这位是英文名?因为她原本就是外国人啊。
        伊道的全名是柊义道,罗马音的拼写是Hiragi Gidou。以及该说不说的是,柊义道长得很像宫代拓留,甚至柊咲夜还是粉毛加黑手(弥天大雾)。
        曜司的全名是木户耀司,罗马音的拼写是Kido Youji。
        琳菓的全名是神崎林果,罗马音的拼写是Kanzaki Rinka。官中写名时,似乎有时会直接写成林果。
        顺带一提,店长的全名是广川龙我。罗马音的拼写是Hirokawa Ryuga。
        至于小镇的实际名字或是坐落于何处,则是从其他信源得到了一个叫“足寄町”的名字。


奇异恩典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老实说,奇异恩典这部作品在很多细节上,可能会让以剧情作为游玩导向并且很在乎这方面的玩家感到一些不满,包括所谓“极为贫穷”的灾难演出效果,和前面已经提过的拉扯细节问题。不过,这部作品的核心表现方式,个人觉得更倾向于是使用日常作品的手法作为剧情起爆的铺垫;而整体的氛围构想上,比起所谓的激情或者宏大作品,更倾向于大概是带有一点童话气息的。
        前期的日常虽然确实堪堪占到全部剧情的约一半,抛开讲设定的一小部分不谈,可能真正感到不太有趣的地方,是中间的数次没有贡献太多有效信息的轮回;又考虑到在第一次启动前后那块给了一大把谜团,就更让人看得有点着急了。而一直拖到临近的时候,才揭开某个关键的因素;在那之后的剧情倒是一路快车到底,也没有什么很值得指摘的地方。实际上就总体剧情和核心要素而言,奇异恩典的剧情,毫无疑问是足够份量和足够精彩的。虽然说不少细节都主观或客观上地看着像是废萌的展开,或是有些童话式的表现,从而显得并不像是一般剧情作应该有的处理;但这大抵并不能算上什么坏事。倘若不要过分纠结于剧情作风格的细节,全新的体验实际上倒也不错。
        而如果从叙事结构的分配和故事节奏而言,则还有另一方面的说法:个人的猜想是,之所以将壁画真面目的亮相拖到如此之后,是因为从那开始,文字在小镇中的缺位这一事实就被直接揭开了;而从这开始,故事就直接进入到最核心的部分。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在等冷却欲抑先扬的行为吧。而我们考虑到,即便在第一次灾难之前,也有不少可以直接去很逼近幕后真相但又没去做的事情(比如说不再去回想渡良濑这个修反应很大的词汇,之前能快速复现三幅画但是在莉莉修女不在的课堂上却没有复现壁画的大概模样),似乎也能去印证脚本确实是在拖蓄爆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来说,在霞流宝石心叙事被拖累的责任中,考虑到为了叙诡而做的准备和铺垫对叙事也有所牺牲,以及因此对设定上难以圆回来的一些东西使用了过量的都合主义,这么看来,叙诡似乎也难以独善其身……嘛,就这样吧。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