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野菜一日分 »日志
シナリオえーだば創作術 银英部分 74-76回


2025-3-27 16:10 /
这也能有屏蔽字
Tags:动画
#1 - 2025-3-27 16:11
野菜一日分(気まぐれに)
第74回 第一次用文字处理器写的《银河英雄传说》…
从公司到我的工作室大约十分钟的路程,田原先生骑着小电炉就过来了。他一开始并没有提到《银河英雄传说》的名字。
他可能听说过我不太愿意接原作作品改编的传闻。
直到现在我还是这个态度:如果要改编原作作品,我只会选择那些原作本身不适合直接动画化,或者原作者和出版社允许我进行一定程度自由创作的作品。
我觉得将完成度很高的原作硬生生改编成动画毫无意义,而且无论我如何改编,最终都会变成我的风格。
如果原作者不同意,那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也不想因为改动原作而冒犯原作者。
我自己也是一些作品的原作者,因此我没法抱着轻松的心情去改编别人的作品。
而如果只是按原作改编,我觉得也不需要找我来写。
如果要写剧本,我想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我不认为在别人的原作中能找到我想写的内容。
因此我的作品履历中,改编作品自然就少了。
田原先生一开始说,他想做一部类似美国战争电影《海底喋血战》(The Enemy Below)的宇宙版。《海底喋血战》是一部描绘美国驱逐舰与德国 U 型潜艇之间斗智斗勇的战争电影杰作。
现在看可能节奏稍显缓慢,但对有志成为编剧的人来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作品。
故事讲述了两位从未谋面的舰长,驱逐舰和潜艇的指挥官在战斗中逐渐认可彼此的实力,甚至产生了敬意,剧本的质量很不错。
田原先生想做的是宇宙版。
在宏大的宇宙战争中,两位优秀的对手在虚实交错的战斗中,逐渐将对方视为值得尊敬的对手。
在与田原先生的交谈中,我逐渐觉得这样的故事值得一写。
当时我也很在意小说创作那一边,所以直到我同意写剧本之前,我和田原先生见了大概两三次。
然后在我同意之后,田原先生才告诉我:“其实,这个故事是有原作的……”
接着,原作小说一本接一本地堆在我面前,像一座小山。
那就是《银河英雄传说》的小说。
它是一部畅销书,拥有大量粉丝。
老实说,我惊呆了。
“你要我读完所有这些?”
我觉得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准备拒绝。
但田原先生说:“我已经全部读完了,对细节了如指掌。这次动画化的是两位主角相遇的部分,所以你不必读完所有内容。”
田原先生确实是《银河英雄传说》的狂热粉丝。
听他热情地讲述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我觉得自己似乎不需要亲自阅读原作。
而且,我要写的只是类似于《银河英雄传说》的入门篇章,只是用来介绍这部作品。
不过即便如此,它也必须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根据田原先生的概述,我试着画出了故事的结构图。
由于我记不住那么多角色的名字,所以我用 A和B来表记角色,然后对应的会有C和D,然后检查原作中是否有对应 A的角色,然后有没有对应B的角色…… 用这个方法来创作故事。
我设想的人物大多在原作中都有对应角色。
也许这也说明了原作的人物设定非常扎实。
只是,原作主要描绘了战争中的上层人物,没有出现下级士兵。
于是,我原创了一些下级士兵的剧情。
故事就这样基于田原先生的原作解释完成了,我甚至没有读过原作,就写出了大致的情节。
此外,为了能在描写战争场景时更流畅,并避免在有着数百万牺牲者的大规模战争画面中展示尸体,我决定将战斗场景描绘得像舞会一样,并配上古典音乐。
这是一种战争音乐剧。
特别是高潮部分的战争场景,我决定完整播放拉威尔的《波莱罗》。
这可能是日本战争动画中首次完整使用一首古典音乐。
就在那时,《银河英雄传说》的原作者田中芳树先生与田原先生一起来到了我的工作室。
田中先生似乎很喜欢我写的《战国魔神豪将军 时之异邦人》,他带来了小说,我按要求在上面签了名。
趁此机会,我用立体声音响播放了《波莱罗》,并得到了他的同意,将这首曲子完整地用于高潮部分。
在战斗场景中全程播放古典音乐,对原作者来说可能也是意料之外的事,但田中先生欣然同意了。
只是,这部作品显然会成为一部异质的战争动画,为了让赞助它的德间书店相关人员也能接受,我必须要详细写出故事大纲。
到了这个阶段,显然不能再用人物的符号 A、B 等来写大纲了,否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必须写出角色的实际名字。
然而,这部作品的角色名字都是德国风格,而且特别长。
比如莱因哈特、奥贝斯坦、米达麦亚,甚至宇宙战舰的名字也都很复杂且冗长。
这似乎是吸引原作读者的魅力之一。
但对写剧本的我来说,这简直让人抓狂。
读过本专栏的读者可能已经知道,剧本必须在每句台词前标明说话者的名字。
我写台词时会有独特的节奏,如果角色名字太长,在写名字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忘记脑海中浮现的台词。
这让我非常头疼。
于是,我决定用文字处理器作为权宜之计。
我将长的名字登录为单词,用简短的词组输入。
比如,莱因哈特是 “らい”,奥贝斯坦是 “おー”,米达麦亚是 “みっ”,以此类推。
就这样,我开始使用文字处理器,而《银河英雄传说》正是契机。
然而,文字处理器也有它的缺点。
它虽然能勉强转换公文式的严肃文章,但对于有独特语气的台词,它的转换效果并不理想。
例如,明琪桃子中出现的国王的台词 ——
“ええだば、ええだば、それでいいんだば”(“好呀 好呀 这很好哒吧”)之类的台词,会被转换成 “ええ駄馬、エエ駄馬、それで委員駄馬”(“好劣马,好劣马,这样委员劣马”)。
这让我无法忍受,所以写《银河英雄传说》时,我使用了 NEC 的 M 式键盘文字处理器,它可以在敲键盘前手动确定汉字和平假名。
这种输入方式现在可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银河英雄传说》中有很多军人风格的严肃台词,M 式勉强能应付,但写其他作品时,愚蠢的转换很多,尤其是写台词时非常麻烦。
尽管如此,M 式似乎是最适合写日文的机子,但现在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
它输给了罗马字输入,未能得到普及。
不仅如此,比 M 式稍逊一筹但据说打日文很方便的拇指移位键盘也看不到了。
如果大家都流行用电脑了,文字处理专用机似乎都消失了。
日本的电脑行业似乎对日语表达不太感兴趣。
虽然电脑的日语转换功能聪明了许多,但写文章时仍然会出现愚蠢的转换。
而且,习惯了用电脑写作后,人们会忘记汉字,表达也变得千篇一律。
现在大多数人都用电脑写作…那些文字处理软件似乎改变了日本人写作的个性化风格。
自从在《银河英雄传说》中使用文字处理器以来,我的写作速度明显变慢了。
我感觉台词和文章的节奏与过去有些不同。
不过,《银河英雄传说》不仅是让我开始使用文字处理器的作品,还有许多其他故事。
之后我会继续聊一聊。

第75回 银河英雄…“卿”…传说
在《银河英雄传说》的制作过程中,我不断与制片人田原先生进行讨论。
然而,这部原作拥有大量粉丝。
小说在被阅读的瞬间,就从作者的作品变成了读者的作品。
每个读者从小说中想象的世界,极端的说,可能都是不同的。
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版本的《银河英雄传说》。
将其动画化,意味着用画面和声音将原作的意象具体化,和只有文章的小说不一样。
这种具体化的意象是否与每个读者心中的世界相符,谁也无法保证。
更准确地说,要满足每个人的想象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即使制片人田原先生是原作的狂热粉丝,他委托我制作的《银河英雄传说》也只是他个人想象中的版本。
我甚至在写完剧本后才通读原作,发现我读后的印象与我所写的剧本有些不同。
基于田原先生对原作概述的描述,我以更客观的视角创作的剧本,似乎比我从原作中获得的主观印象更接近原作的世界。
似乎,在没有阅读原作的情况下写作,反而能在不破坏多数读者心中各自版本的《银河英雄传说》的前提下完成影像化。
据我所知,影像版《银河英雄传说》的第一部 —— 如今以外传《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形式发行 —— 这部作品并未因与原作不同而受到批评。
然而,在剧本完成前的故事大纲和分块写作阶段,制作团队内部曾有过激烈的争论。
因为每个人都读过《银河英雄传说》,而他们心中的印象各不相同。
毕竟,这是一部篇幅巨大的作品,当时尚未完结。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将原作错综复杂的故事推到了背景中,聚焦于两位在愚蠢的上层和周围诽谤中而彼此欣赏的对手。
它并不是原作的摘要。
然而,每个制作人员都有各自的执念和喜欢的桥段,因此从一开始就有人质疑,《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否适合作为《银河英雄传说》的第一部作品。
田原先生原本就希望在这部作品之后将全卷影像化,但当时这只是一个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成败。
制作人员的疑问集中在了年轻的制片人田原先生身上。
问题的核心是:《银河英雄传说》是否适合用《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来引入?
细节上也出现了了一些问题。
会议陷入了僵局。
如果没有剧本,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只能说:“是否能交给我来处理。”
在没有其他更好方案的情况下,最终决定以我写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为起点。
我在《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特别注意了某种格调和风格。
角色几乎没有夸张的动画式动作,表情也不过度,而是通过台词和精心设计的对话来展现角色,尽量避免直接说明情境。
相反,战斗场景则充分配合古典音乐,力求呈现最佳效果。
虽然我和田原先生只会讨论剧本的事情,但他作为制片人其实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如此,他依然是原作的狂热粉丝,在剧本创作中对每一句台词都极为执着。
这部作品以帝国军和同盟军两支舰队的战斗为背景,帝国军一方的台词中出现了 “卿” 这个称呼。这是天主教枢机主教等使用的尊称,读作 “けい” 而非 “きょう”。
它的意思是 “你” 或 “您”,相当于英语中的 “You”。
在原作的帝国军中,“卿” 被频繁使用。
“你打算怎么办?”
“你怎么看?”
这样的台词变成了
“卿打算怎么办?”
“卿怎么看?”
从本质上说,“你” 和 “卿” 在英语中都是 “You”。
但田原先生认为,“卿” 这个称呼是原作的特征。
确实,从文字阅读的角度来看,它在视觉上有特色,读者也会很快习惯。
然而在大家听到的语音里,它念作 “けい”。
台词有其节奏。
电影也有其时间上的推进。
观众无法像阅读文字时那样暂停或翻页,电影的播放会不断继续。
突然听到 “けい” 代替 “你” 或 “您”,观众可能会感到困惑。
“这个‘けい’是什么意思?”
在思考的瞬间,后续台词的节奏就被打断了。
我希望《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能成为一部独立的电影。
即使对不了解原作的观众来说也能理解。
我不希望台词中出现只有读过原作的人才能理解的词汇。
然而,田原先生坚持认为,“卿” 是《银河英雄传说》的重要特征,必须使用。
我理解他的立场。
毕竟这是基于原作的企划。
如果不保留原作的特征,原作粉丝可能会流失。
在 “卿” 的使用与否上,双方都不肯让步。
长时间的讨论没有结果。
那天,一位熟人给母亲进行守夜。
由于讨论迟迟没有结论,我到达时守夜已经结束。
田原先生也因讨论未果而到场。
随后,我们在酒馆里几乎彻夜讨论 “卿” 的使用问题。
虽然身心俱疲,但这是关于《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根本问题,我不能让步。
最终,我们达成一致:“卿” 不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避免使用 “你” 或 “您” 这样的台词。如果《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成功,《银河英雄传说》系列化时,可以使用 “卿”。
第二天,我及时参加了熟人母亲的告别仪式,没有丢情理。
不过田原先生对《银河英雄传说》的执着和坚持令人惊叹,我至今仍深感佩服。
这种执着无疑影响了之后的总监督、角色设计、作画和声优的选角,田原先生的存在对《银河英雄传说》来说不可或缺。
关于 “卿”,《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一句都没有出现,帝国军一方的台词中也完全没有使用 “你” 或 “您” 的词汇。
这种避免使用 “You” 含义的台词创作,既刺激又有趣,我至今记忆犹新。
剧本中的战斗场景以古典音乐为背景,描写较为详细,尤其是高潮部分,我一边听着《波莱罗》一边写作。
有人认为剧本的篇幅超出了预定时间,但对我来说,它感觉略短。
担心剧本过长,我删减了一些场景。
然而,分镜制作后发现实际时长比预定时间短,于是又补回了删减的部分。
出乎我意料的是,完成的剧本没有收到任何投诉。
虽然台词经过精心设计,几乎没有直接引用原作的台词,但有一处设定与原作相似,我特意找到帝国军旗舰舰长的台词,直接使用了原作中的句子。
比较原作与剧本的异同,对我来说是了解自己剧本的一种方式。《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剧本几乎一稿通过,看似轻松完成,但实际上,初次使用文字处理器以及与固执的制片人打交道,让我消耗了大量精力。
此外,写作期间我喝了不少酒,身体几乎垮掉…… 最终,剧本完成时我吐了血,不得不住院。
我在栃木的自治医科大学医院住了一个月,顺便调养身体。
在那里,我遇到了许多医生、护士和病人,与他们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剧本是动画制作的第一步。
剩下的就要靠制作团队的努力了。
在其他系列作品中,我可能会参与台词的即兴发挥、分镜讨论,还有要写预告,甚至参与配音工作,但《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台词经过精心设计,几乎无需修改。
出院时,我以为只需要等待作品完成。
然而,出现了一个无人察觉的重大问题。
它可能会对《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造成致命打击。

第76回 银河英雄…波莱罗…传说
银河英雄传说》的背景音乐原本计划使用德间书店旗下音乐公司的无版权古典曲目。
大多数古典音乐的音源应该是无版权且可以自由使用的。
拉威尔的《波莱罗》是古典音乐中几乎人人都听过的名曲。
理所当然地,所有人都认为《波莱罗》可以自由使用。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自己无法轻易使用它。
拉威尔是相对近代去世的作曲家,《波莱罗》的版权仍然有效。
版权在作者去世后 50 年(当时)才会失效。
不过,与战争对手国的战争期间不计入这 50 年。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法国交战,因此这段时间被额外计算在内。
法国人拉威尔于 1937 年 12 月去世。
也就是说,拉威尔去世的年份加上 50 年,再加上日本与法国交战的时间,才是版权失效的年份。
这样一来,1990 年之前拉威尔的作品不能由我们随意使用。
《银河英雄传说》是 1980 年代后期的作品,距离 1990 年还有几年,因此版权问题成了障碍。
拉威尔的《波莱罗》并不是无版权的曲目。
在《银河英雄传说》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必须解决《波莱罗》的版权问题才能使用它。
我写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高潮战斗场景,是以完整使用《波莱罗》为前提创作的。
分镜也应该是基于这个前提绘制的。
如果《波莱罗》无法使用,作品将会一塌糊涂。
这真是个大麻烦。如果《波莱罗》不能用,是否有其他古典曲目可以替代?
田原先生寄来了许多录制在磁带上的无版权古典音乐。
然而,没有一首能替代《波莱罗》。
我的回答只有一个:
“非《波莱罗》不可。”
这一点,制片人田原先生也心知肚明。
“使用《波莱罗》”—— 这是我和原作者在我的工作室里听完《波莱罗》后共同决定使用在《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里的。
如果它不能用…… 那该怎么办?
对田原先生来说,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我想,他当时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
但田原先生对《银河英雄传说》的热情和执着非同寻常。
我不知道他说服了谁,也不知道他作为制片人采取了什么行动,但他最终给我的答复是:“我们还是要用《波莱罗》。”
他还补充道:
“既然要用《波莱罗》,我们就为《银河英雄传说》重新录制一首。”
于是,东京三鹰的公会堂里,新日本交响乐团演奏并录制了《波莱罗》。
我不知道这花费了多少。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笔计划外的开支。
就这样,在三鹰公会堂,新日本交响乐团演奏并录制了《波莱罗》。
顺便,他们还录制了《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使用的马勒和尼尔森的曲目。
空旷的公会堂里没有观众,只有少数与《银河英雄传说》相关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的数量远不及乐团成员。
我也得到了批准到现场参观,坐在公会堂空荡荡的观众席中央,听着乐团的演奏,仿佛他们是为我一个人演奏的,这是一种奇妙的错觉。
我甚至想,如果带女朋友来这里,对她说 “这是为你演奏的”,一定能完美地打动她。
总之,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豪华氛围。
我至今仍认为,这种体验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仅仅是能有这样的体验,我就觉得写《银河英雄传说》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值得的。
不久后,《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完成,并举行了试映会。
导演是石黑升先生,作画由 Madhouse 负责 —— 在当时,这是一部质量相当高的作品。
音乐上,与古典曲目的融合也非常成功。
原作者和制作团队似乎都对成品感到满意。
奇怪的是,在《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制作过程中,我几乎没有与导演讨论过。
田原先生可能一直在剧本和导演之间奔波协调。
试映会上,大多数人看完后都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这种情况下,我说这种话有点不太好,但对我来说,有两个场景让我感到有些不适。
第一个是帝国军主角莱因哈特的战舰正下方,同盟军主角杨的战舰紧贴在一起的场景。剧本中解释了杨的战舰如何潜入莱因哈特战舰的下方,但这个场景被省略了,导致情节变得难以理解。
第二个是战斗结束后,莱因哈特的心腹米达麦亚看着一张女性(妻子)照片的场景。
这个场景并不在剧本中,如果不读原作,观众不会知道米达麦亚是个爱妻之人,也不会明白照片中的女性是他的妻子。
这可能是田原先生为原作粉丝设计的彩蛋,但对没读过原作的观众来说,这个女性是谁,他们无从得知。
这两个场景之外,我认为即使是没读过原作的观众,也会对这部作品感到高度满意。
凭借《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成功,田原先生期待的《银河英雄传说》系列化几乎已成定局,这是一部值得庆祝的作品。
据我所知,没有人批评它与原作有所不同。
最终《银河英雄传说》全卷被动画化,即使近 20 年过去,它依然保持着人气。
去年,我路过东京表参道时,看到一块巨大的《银河英雄传说》广告牌,感到非常惊讶。
我听说,《银河英雄传说》至今的人气不仅归功于田原先生,还有德间书店的某位女性制片人的功劳,但具体细节我并不清楚。
我参与《银河英雄传说》的部分仅限于《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以及系列最初 26 话的构成和前3话。
之后,由于田原先生希望忠实于原作以吸引原作粉丝来确保录像带的销量,而我则希望即使与原作有所差异,也要确立动画版《银河英雄传说》的世界,我们的意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再加上我的身体状况不佳,我最终退出了《银河英雄传说》的动画版制作。
我认为,如果完全忠实于原作,那么我的剧本创作也并非必要。
有一个与原作中没有的桥段,就是杰西卡这个角色,她虽然反对同盟军一侧的主人公杨,但也逐渐被他吸引,为了让她的形象更加丰满,特意请了小山茉美女士为这个角色配音。但在原作中,这个角色并没有太多戏份就退场了,我觉得有些对不住她。
之后的《银河英雄传说》似乎一直忠实于原作。
现实就是《银河英雄传说》取得了成功。从结果来看,我当时退出或许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我一直担任系列构成,作品肯定会与原作有微妙的不同。

关联条目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