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没有对上这部作品电波的那种人,所以前面我满脑子都充斥着莫名奇妙的感觉,上来就是个看着不太正常的女人给了男主脑子一吉他,然后就从男主脑子里长出了机器人,我不太能get到这种美学。女高和晴子对男主的关系也奇奇怪怪。男主对两个人都有情愫,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但这二者眼中其实都不是男主。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就是青春吗?
我对本作的改观是在片尾曲部分,那段晴子踢车配上背景音乐让我感觉非常带感,这是一种很难形容出来的感觉,但我在那刻突然意识到本作注重的是情绪的感受,用MV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有人会在意MV的情节合不合理吗?只是随着歌词出现各种调动情绪的场景,本作同样如此。
男主的怯懦,对父亲和哥哥的妒忌,臆想爱情和性。让我感受到了那种青春期时的无来由的躁动。用叛逆一词来形容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那就是反常的,是一种压抑在正常之下,从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过度到自我强烈的成人之间的状态。是社会层面的从自我到整个世界的认知改观,发现不会事事如意,自己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在三个与男主关系密切的女生中,还是班长最让我喜欢,正常,坦率。我其实不太能理解到那种因为“特别”所以会爱上的感受。男主总是拼命想证明自己才该是比父亲比哥哥更好的人选,其实最终人应该找到的是自我,不是渴求被爱,而是爱人,这并不是什么需要证明的事。
其它一些主题也算老生常谈了,包括挥棒那一幕,我以前看四叠半时会觉得良机就在眼前的确是金句,但如今我已经过了迷茫期了,所以触动也没有那么大。如果在更合适的时机看到的话,感受应该就完全不一样了吧。做了会错,不做也会错,宁愿去做,那做了也不错,不做也不错,该如何呢?现在更多的是自由的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