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价值的见解。但是,《角落》对于这种逃避只是忠诚地记录吗?作为一种人造物,它是否无意中被刻印进了某种意图,就像自然纪录片总是在赞美自然一样?我的执念就在于这种“意图”的存在。
所以我说《角落》是民族的。抛开日本人的时代回忆就难以解读。中国人是一个在终战之日骄傲地获得了一切的民族,从来不惮于提起这场战争,没有办法,就我个人而言也没有意愿第一手地去理解甚至体验这种逃避。中国人如果基于战后中国进行解读就变成了
这样。这是一种我不能接受的偏差,所以我宁愿无法理解、无法解读。
我大概会找个时间看看《和平保卫战》……一直想看,现在正式提上日程。可能是下周末吧,最近有点忙。既然我认为《角落》的叙事是过于民族的,那在抽离这种特定时代背景的作品中说不定能看到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