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 说: 讲句公道话,你第一段的逻辑确实有问题——抛头去尾(尾这的显然我都无力吐槽),你第一段中间做的就是把自己一个粗糙的规律总结当成了事实的依据,而就好像无论超弦理论在数学上显得多漂亮没有实验的证明也只是一纸空谈一般,未经证实的纯理论是不能被视作事实依据的。你这第一段与其装出一副有逻辑的样子讲一堆自己的主观意见,确实还不如直接说句“我不同意”,这样反倒还没什么毛病可挑。至于你后边说的嘛……故事确实是你说的这么个故事,但……建议可以多去大妈之家上寻寻宝,这种程度的成长刻画在漫画界实属常见。
第一段我想表达的确实就是我不同意,你可以认为我第一段就是在抛论点。但你一定要我讲一下逻辑链其实我也可以说一下,我现在的一切论点都是基于孤独摇滚国内BGM未完结8.4,Nico评分常年95%,欧美评分5集过后持续高走(这点其实已经排除了纯制作论了)的基本事实下,以及后面大家对于不同级数的评价来考察大家认同这个动画的哪些方面。
首先是“讲好一个一般的故事”,首先讲好这一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讲不好但是纯靠制作精良的片能获得如此高分,比如麻子的很多动画,以及一众gal改,制作应该够精良了,其剧情架构本身来论是优秀的,但是脚本烂,各情节密度安排的一坨答辩,评分一定不会高。其次是一般,芳文社kirara传统弱剧情,孤独轻摇剧情设计确实也乏善可陈,我觉得这个论断应该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是“讲好一个一般的故事”的普遍共性是成功的人物塑造。首先要注意的是,根据评分考察,这里我们已经认为孤独摇滚的确是“讲好了”,其次,由于讨论的是讲故事,因而制作精良这个因素已经被排除了我们的讨论范围,那么我们要考察讲故事,我们一般会考察什么呢?剧情本身的戏剧性冲突的设计,人物刻画,氛围塑造(环境),主旨深度。首先一般二次元动画作品,最后一点一般排除掉了,能把这个搞好的放眼全年代也数不出多少,因而对于我们结论的普遍性并无影响。其次是氛围塑造,这玩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剧情和人物服务的(不失普遍性的),当然纯以氛围为主的不是没有,比较经典的如七月的彻夜之歌,但是主打氛围的动画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很吃电波,这也就导致了会有不少人get不到,自然分也不会达到如滚这样的环球高评价,那么剩下的就剧情和人物了,剧情好又在我们的讨论框架下给踢出了,所以其实大部分被认为是讲好一般故事的番没得选,只有靠人物刻画来拉一手优势。
因而基于海内外评分的考察,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的得出,大家普遍认同滚的人物塑造,因而在大众意义下,滚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