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了一下上古卷轴系列(之后简称TES)的一些lore内容,却发现其相关设定表现出了与本作中出现的很多概念十分接近的相似性。在两个几乎完全不相关的作品中看到极为相似的设定,并发现其能够在现有的表面现象基础上进行补充、加以解释,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稍微举几个例子:
某位角色摄取他人记忆作为知识,并尽可能地模仿部分其他角色言行举止的做法以及最终达成的功效,与TES
六条成神之路中的“披甲(Mantling)”行为不谋而合。所谓“披甲”,就是做一个人会做的所有事情,walk like them until they walk like you,通过完全的拟似,让两种存在在他人认知中得到统一的固定。但这并不代表A披甲B后就能“取代”B,而是“变成了”B——正如本作剧情中,康一一直把某个角色A当成自己早已失去的妹妹去看待,以至于他对角色A的感情中的一部分(自始至终属于对那个已经不在了的妹妹的感情),让角色A自己都感到嫉妒。
而角色A开启的“轮回之蛇”(暂且让我用这个听起来很帅的专有名词来代称角色A让不同世界在短时间内融合的行为),则和TES的著名特有概念
“龙破(Dragon Break)”如出一辙。龙破,即对TES里代表时间本身的龙神进行的“攻击”和“破坏”。在一次龙破中,线性时间被破坏,期间的时间变成非线性时间,这让诸多原本矛盾的事物
同时发生成为可能,甚至让有些事情变成“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而在角色A开启的轮回之蛇中,不同的世界线(线性时间)相互叠加并相互影响,且存在着数个完全矛盾的世界线(三条角色攻略主线)。在轮回之蛇中,三条——或者更多线是“同时成立”的状态,直到轮回之蛇=龙破结束,世界重归线性,而对于康一来说那个轮回之蛇结束之后的世界线,我们已经在樱之杜2里见识过了。
轮回之蛇,即世界线互相干涉叠加的结束,有很多种解释方法,例如世界自身的修正力,或者是角色A本身“神力”(随着“披甲”程度逐渐加深,角色A逐渐在变成真正的角色B,也就失去了角色A自身用以维持轮回之蛇提供披甲机会的特质?)的不断消耗与衰退,又或许——是从康一视角的不断转换(也就是他通过逐渐了解更多真相,对所处时空的认识越来越深直至变得明朗感受到异常)开始。正如如果从整个时间连续体的角度观测轮回之蛇=龙破区间内部,就能很清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一样。
从这一角度考虑,康一和角色A的能力本质其实是一样的,无论是思维跨时空跃迁还是轮回之蛇,其本质均是一种“龙破”,只不过手法有些区别:同样是缝制布料,康一采取的行动是穿针引线,而角色A则是在针头不动的情况下抓起布料,让它们从针头上反复穿过去,也难怪他们才是真正的“咫尺天涯天生一对”。
此外,TES中空间蛇与时间龙“龙蛇一体”互相杀戮吞噬的概念设定则和轮回之蛇本身的印象基本一致。这一点倒是能够从世界各地的神话体系中找到最初的原型,所以这份相似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当然,在游玩仄暗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老吴会克苏鲁神话这一体系有如此的研究与热爱;既然如此,我也无法在没有证据的时候直接说,他就不是一个骨灰级的上古卷轴游戏玩家。但如果他真的是在完全没有接触过TES lore内容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故事里叙述了这样与TES有着惊人相似性的时空结构的话,那这种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跨越时间空间语言文化的联系也足够让人感到兴奋并为之感叹了。
能够“诞生故事”的狂想之人,或许他们本就是彼此有冥冥联系的“命运之人”呢。